电子科技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汇报

   2010-04-30    作者:余敏明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汇报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余敏明

 

一、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基础

高度重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

为创建节约型校园,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预算专项节能经费,从制度建设、节能技改、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效果显著。

二、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工作基础

【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措施】

建立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沙河校区每条回路均实现“三遥”(即遥控、遥测、遥信)。

建立地下管线动态管理系统,沙河校区地下管线监管有效。

更新改造2000米给水管网,沙河校区年节水量达20余万吨安装节水冲洗器105套,沙河校区沟槽式厕年节水15万吨。

【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措施】

改造安装智能水控系统,淋浴按时计费,开水按流量计费,年能回收能源费30余万元。

安装节电光控照明系统1429套,教学楼全面采用感应式自动调光节电系统,年节约用电140万度。

安装自动感应装置,更换6000T5灯管,图书馆阅览楼节电率达20%

【管理措施】

路灯系统实行分时段、分路段控制。

对分体式空调器安装预付费电表,节能效果明显。

学生宿舍实施定额用能管理,安装大功率用电限电器。

加强对水电气能耗的计量、收费和统计,分析和处理用能的异常情况。

【管理措施】

每周对公共区域巡检,及时维修,减少跑、冒、滴、漏、长明灯等现象。

节能减排专题宣传工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以“节电”“节水”主题的系列活动。

新校区(清水河校区)建设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注意将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运用于工程建设中。

新建工程全部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

工程中广泛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如中空玻璃、挤塑保温板、憎水珍珠岩板等。

建设变电站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全面实现10kV配网以及0.4kV低压系统的控制、监测、保护等功能。

教学楼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占位感应和照度感应相结合,实现每盏灯的开关控制,合理节约用电,系统投运后,节电效果明显。

室外路灯均采用LED等节能光源,分区分段控制。

通过管网设置,将校区的雨水汇集至校园河渠、湖泊中,利于保持校园水土环境。

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回收处理后,用于湖水补充、绿化灌溉、校园清洁用水,节约资源环保可靠。

公共区域全面采用红外感应节水装置,可靠高效的节约用水。

每栋学生宿舍实现相对集中的热水洗浴,智能控制供热。

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热水、开水、供电、饮食、消费、门禁一卡通。

三、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及实施

以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建设工作为契机,按照住建部和教育部关于节能工作的要求,认真做好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

到“十一五”期末,实现人均能耗、水耗在2005 年基础上降低15%左右。

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绿色校园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高起点、高标准落实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在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分项目标:

建立校级能耗监测平台,并上传数据到住建部平台,提高校内运行管理水平。

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50%、居住建筑65%节能设计标准。

节能改造完成20M2既有建筑,达到节能50%以上。

推广应用中水利用等节能技术,利用率占30%左右。

能耗水耗统计。核查建筑物基本信息和能耗水耗数据,并进行数据库管理。

能耗水耗审计。选取单位能耗前30%开展能耗水耗审计,完成25栋建筑能耗水耗审计。

能耗水耗在线监测。选取20栋高耗能建筑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能耗水耗数据的远程传输。

建立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管理办法,以及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开展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和节能节水宣传。

【整合和完善节能监管系统】

完善和升级自来水水平衡测试和地下管线动态管理系统。

整合和完善电力配供电自动化监控系统:2010年完成50栋用电分项计量装置安设。2011 年底,完成所有建筑分项计量装置安设,并实现实时动态监测。

完成天然气监管体系。

【建设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按照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建设工作要求和《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以及《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2011年底,完成我校能耗监测平台建设。

2011年起,每年根据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所得到的能源分类计量和用电分项计量数据,按季、年对能源分类计量和用电分项计量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

 

 

【能源审计和能源公示】

按照《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做好我校能源审计和能源公示工作,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与数字化绿色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