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后勤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7月15日—16日,西南民族大学后勤保障处(校医院)在航空港校区成功举办了“精管优服 匠心提质”后勤管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处领导、后勤职工、服务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由西南民族大学后勤党委书记伍敏致辞开启。她首先以延边大学刘晓梅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光华的感人事迹为例,强调后勤人平凡工作的伟大价值与故事应被尊重。随后,回顾了学校“质量后勤”建设成效,包括高效保障、规范管理、环境育人和优质服务方面,如校车司机找回失物、物业中心获锦旗、食堂员工与毕业生合影、校医院专家坐诊等暖心举措,赢得师生赞誉;西南民族大学后勤团队在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和体育赛事中的专业表现,也体现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本次培训主题,她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精管,要以绣花功夫做管理,将标准量化到分钟、厘米、分贝;二是优服,后勤服务要有温度、见实效;三是匠心,要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四是提质,要用创新突破瓶颈。最后,伍书记强调后勤管理的重要性,期望参训人员通过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能力,为师生提供更优质保障。
首场专题讲座邀请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莉教授主讲,主题为《以润心育人为导向的高校后勤服务礼仪与有效沟通》。林莉教授围绕服务意识、服务标准、形象管理、表情管理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中运用礼仪和沟通技巧,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并结合实际案例现场演示教学,鼓励参训人员相互进行礼仪练习,赢得一致好评。
在智慧后勤建设专题讲座中,邀请行业头部企业具有丰富落地经验的工程师主讲,围绕高校数智生活与智慧后勤建设两大主题,深入解析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路径,为西南民族大学智慧后勤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的物业专题培训聚焦“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和智能工具应用演示,展示了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服务需求快速响应与资源优化配置,为提升校园物业服务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急救知识培训中,西南民族大学校医院主治医师、红十字救护师李秋林采用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结合的方式,系统传授了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等核心急救技能,详细讲解了晕厥、胸痛、气道异物梗阻等常见突发状况的识别与初步处理方法。培训特别注重实践操作,在专业指导下,参训人员在模拟人上亲身体验心肺复苏的全过程。这种沉浸式的操作体验让大家切实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动作要领,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西南民族大学后勤党委副书记、后勤保障处处长许吉忠在培训班结业典礼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成效,并代表处领导班子对西南民族大学全体后勤职工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岗位本领。西南民族大学后勤工作涉及校园运转的每一个细节,从水电维修到智慧后勤建设,从餐饮服务到楼宇管理,都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二是强化“质量后勤”意识,把师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从维修响应速度、餐饮服务质量到楼宇管理和校园环境维护,每一项服务都要经得起检验,让后勤服务真正暖人心、见实效。三是深化协同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后勤工作覆盖广、链条长,需要各中心各环节无缝衔接,如迎新季的多部门协作,确保“一站式”服务的高效温暖。唯有凝聚合力,才能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后,许吉忠号召西南民族大学全体后勤职工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为建设更安全、便捷、智慧、温馨的高品质校园环境不懈努力,为学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后勤力量!
【作者:朱蕊 摄影:高露 朱蕊 初审初校:戴钰雯 复审复校:贺健 终审终校: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