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校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

   2011-09-28    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高校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全省产业同仁在这金秋时节,隆重举行省高校产业协会年会暨换届大会,总结交流高校产业工作经验,共谋高校产业事业发展。二00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四川省高校产业协会在成都召开了成立大会。三年多来,在四川省教育厅、民政厅的领导下和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协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协会章程,坚持协会宗旨,紧紧围绕教育部就高校产业提出的“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十二字方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特殊作用,团结全省高校产业力量,改革创新,探索我省高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积极推进四川高校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此,我代表四川省高校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向大会做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

一、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协会运作

协会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一是按照协会章程,及时调整和充实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缺位的理事会成员;二是认真筹备理事会换届工作,新一届的理事会成员建议名单经协会第一届五次理事会商议已经产生,拟报请本次大会审议通过;三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各高校产业在一线岗位工作,负责具体管理和经营同志的才能、智慧,让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协会日常工作,经理事会商讨,成立了“四川省高校产业协会管理工作委员会”分支机构。该机构日前已在民政厅完备了所有相关手续;四是根据省民政厅等上级部门和协会章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协会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了具有专业资格的协会会计人员,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保障了协会财务经费的安全。

二、开展理论研究,当好参谋助手

本届协会成立之际,正是我省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深入进行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协会的参谋助手作用,促进我省高校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和健康发展,协会多次召开理事会议、理事扩大会议等,针对我省高校产业在规范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特别就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划分及全资企业的改制等实际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赴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开展专题研究。为会员单位做好我省高校产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区分、划转及高校企业的关、停、并转等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予以指导。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省高校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10年底,我省各高校已全面解决了校领导在学校企业的兼职问题,企业名称中的学校冠名也逐一进行了清理。20所高校组建成立了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改革了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确立了资产公司是学校经营性资产的责任主体,依法理顺了高校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了资产公司是学校唯一的出资人代表,代表学校管理企业。由此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有效规避了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协会积极协调产业与有关主管部门及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主动向教育厅国资主管部门汇报高校产业工作情况,反应高校产业工作的诉求,代表广大会员单位多方争取高校经营性资产应视同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处理和对待,得到了省教育厅国资办的理解。教育厅国资办人员也受邀参加协会活动,向高校产业工作同志做了涉及国资方面问题的培训和沟通。

三、加强规范化制度建设,发展我省特色高校产业

通过全面推进高校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开展关、停、并转一系列改制工作,目前,我省办有校办企业的高校有30余所。校办企业由改制前的260余家规范到了现在的基本符合现代管理形式的新型企业186家。

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创新,我省高校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我省高校产业总值由2005年末的资产总额19.2亿元发展到了2010年末的49.64亿元。现有的186家企业由原来的低端产业发展到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资源环境、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新材料、文化产业、物业管理等多个产业以及大学科技园建设等领域。

我省有关高校经过规范管理,逐渐形成了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发展特色高校产业的新路子:

四川大学川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有控股及全资企业30余家,参股企业73家,总资产约6.7亿,年产值约3亿元,缴纳税收约3千万,为地方就业提供了1028个岗位,并每年新增50余个岗位。其集团下属的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CDZS空管自动化系统,在若干关键技术上都有重要创新,已在全国100多个军民航空机场安装使用。其公司于20083月获证监会批准,并于20086月成功上市,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今年有望上市。此外,集团下属的成都历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受国防部科工委委托,研制出高性能聚酯纤维,先后在神州五号、六号等飞船和东风导弹、长征火箭及反坦克导弹等系统中使用,受到航天和兵器工业系统的多次嘉奖。

西南交通大学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开创了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剧场模式”,投资开办了与学科配套发展的“学科性公司”和“平台型公司”,将学校一批研究成果“无缝”延续到企业平台,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土木工程方面,形成了从规划、勘察、设计到施工、监理、检测、咨询的产业链。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着力推进国产化,与许继电气、川投能源联合,成立了“成都交大光芒”、“成都许继电气”有限公司,是国内在建且中标的13条客运专线供电综合监控系统的唯一供应商,其研发的产品应用于近30条电气化铁路,占国内电气化铁路SCADA系统市场的70%以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供应商,其综合自动化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65%以上;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的研究、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校艾格机电公司的焊轨技术经受住了沪杭高铁416.6公里世界最高时速的运行检验。

电子科技大学产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正在着力打造“移动电子商务平台”,预计将为地方经济贡献几十亿元的GDP

西南财经大学校办企业参与联办“成都东大街金融建设投资股份公司”、“四川金融人才交流中心”、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金融创意区,积极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四川师范大学校办企业涉及电子、服装、物流、家具、装饰、房地产、教育等领域,其中与广汉市政府合作的广汉科教园区项目将被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中职、高职人才培养基地及继续教育、终生学习培训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校办企业自2005年以来,重点转化了新型建材、信息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小麦、水稻新品种、生物质化学衍生物与环境友好材料等成果100余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100亿元。

我省其他各高校产业根据自身特色,正在形成自己独有的产业优势。

四、开展培训学习,强化产业队伍建设

为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推进和完成我省高校企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协会会同相关行政部门组织各高校计财、国资、产业管理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有关中介机构人员,举办了“四川省高校产业改制工作培训会”,通过培训,各高校改制人员就改制中的工作流程、报批事项、清产核资、资产划转等操作事务工作有了充分了解,为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协助教育厅行政主管部门完成我省高校产业年度统计工作,每年春季都会同主管部门安排各高校产业及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培训工作,使我省各高校每年都按时完成了我省高校产业的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

五、做好省、校际间交流表彰,促进高校产业健康发展

协会积极开展省、校际间交流、考察活动。加强同行业及相关行业协会间信息沟通和联络,广泛联系会员单位,开展了省际、校际间的交流和考察,促进了省际、校际相互间的沟通、学习。

认真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协会积极参与建设“四川学校后勤与产业信息网”等宣传阵地,及时通报交流协会和会员单位相关工作动态,积极宣传我省高校产业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展现我省高校产业的风采。各会员单位也高度重视信息与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本校的报刊、网站创办质量和水平,西南交通大学还创办了《交大产学研》工作专刊,开辟了高校产业理论研究、工作实践、交流的阵地。

开展我省高校产业先进表彰工作。为更好地发展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校特色产业,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总结经验,鼓励进取,表彰先进,协会自2009年起重新启动了高校产业工作考核评奖工作。协会就产业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持续健康发展、产业日常管理等三大方面工作,组织会员单位进行分组考评。经学校自评,考评组给出考评分数,最后由各考评组汇总研究,评选出四川省高校产业工作一、二、三等奖。协会对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并形成长期考评机制。

回顾过去近四年,省高校产业协会和全省产业战线的同志们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投身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战场,齐心协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调整高校学科结构和科研方向、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稳定教职工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加税收、促进社会就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四年的努力,四川省高校产业协会已经成为全省高校产业的行业核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力的参谋助手、各会员单位亲密的知心朋友。同时,我们也深切地感觉到作为一个成立时间短、工作任务重的协会,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理事会全体理事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谨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协会主管部门表示感谢!向省高校产业系统的同志们、省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全体会员及秘书处全体人员表示感谢!

高校产业改革、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一些工作也仅仅开了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完善。今年是“十二五”教育中长期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分别就高校产业提出了“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等要求。这给高校产业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内,省高校产业协会及各会员单位将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规划纲要》精神,紧紧把握未来十年高校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产业工作实际,乘势而进,努力为我省高校产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取得新的辉煌。